为了解决从前年开始大量出现大型水母而造成从日本海沿岸至北太平洋沿岸水域的渔业大灾害问题,日本召开之「国际工作小组会议」于2月24日在横滨市金泽区的独立行政法人水产总合研究中心(水产总研)的礼堂召开。会议由日本水产总研究所与水产厅共同发起,邀请韩国、中国的研究者出席,除了针对水母的生态调查及出现状况进行信息交换外,也将检讨减轻被害之策略、开发防止及消除水母之技术,构筑今后之共同合作体制。
国际工作小组会议将在2月24日下午3-6时举行,日方有水产总研日本海海洋环境部长等、相关县市的研究者出席。有来自韩国国立水产科学院的有害生物科长康英实、渔业生产工学科长安熙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员东海水产研究所资源室主任程家骅。工作小组会议中除介绍各国出现大量水母的报告及调查研究之外,也将针对今后有关水母的共同研究调查等合作体制进行意见交换。
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日本全国各水产试验机构相关研究人员及渔业界人士共约120人,此次研讨会是首度三国研究者针对大型水母聚集一堂,共同进行意见交换。研讨会开始首先由农林水产大臣木村太郎致词指出,希望此次研讨会是让渔业者回复笑颜的一步。水产总研理事长川口恭一也致词指出,希望三国共同构筑大型水母网络能使研究有更快速进展。
参加本次研讨日本方面包括,日本海区水产研究所、日本海海洋研究部部长饭泉仁针对现况及研究成果提出报告,除了说明此两年连续发生的状况,同时也指出来游路径,他指出,水母是随着对马暖流进入日本海,因此可能是产生在黄海到东海北部海域。关于水母利用方面,未来应该可以利用于食品以外。
韩国方面代表为韩国国立水产科学院有害生物科长康英实、渔业生产工学科长安熙春及水产研究员莘种根。韩国指出,2000年以后,韩国周边水域大型水母迅速增加,对于渔业也产生影响,同时也介绍某种赤潮生物可能为水母之饵料,同时也认为是因为摄食者减少而造成大型水母大量增加,韩国也将由今年开始推动五年计划,推动调查及防除技术开发。
中国代表为,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资源室主任程家骅,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所长徐汉祥,中国提出报告指出,1998年开始,舟山群岛发现以往没有的水母种类开始迅速增加,2002年开始影响到渔业,去年(2003年)对渔业造成非常大损害,水母在中国有相当程度之利用,但供应食用仅是海蜇,目前此种水母完全没有被利用。防除政策方面提出应该针对较易捕获之幼虫进行捕捉。
大型水母从前年至去年连续二年在日本周边海域大量发生,对日本海及北太平洋的渔业造成很大之损害,特别是正值盛渔期的定置网,因为大量水母的入网内而造成无法进行渔获收成,底曳网作业等为了寻找没有水母之地方进行作业而浪费很多时间。水母进入渔网造成鱼货品质下跌,鲜度变差,常常被迫停止作业。虽然现在受害的情况有减轻之现象,但是进入2月后情况依然持续。虽然大型水母所造成的灾害总金额不明,但是以青森为例,至1月25日止的渔业受害总额超过23亿日圆。
大正10年以来,大型水母在日本海约有20次出现之记录,大量出现水母之原因尚未确定。各地也开始利用水母作为食材,也举行从水母抽取胶原(kollagen)做料理、做点心等等的研究会,但是因为水母并不是定期性的出现,且从水中捞取水母之过程及加工过程费时,所以尚未找到具体性的对策。
农林水产部(农林水产技术会议)的2004年度活用先端技术之农林水产研究高度化事业正公开招募「探索出现在日本沿岸之大型水母之生态及开发防止渔业受害技术」,预定从2004年度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