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风信信息交流群,51龙凤茶楼论坛网,51pc·mc官网登录入口,51茶楼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国际渔业>>正文

2003年美国虾类总输入量超过50万公吨
2006-11-24 00:00:00  来源:

根据美国商务部发表贸易统计,去年美国虾类总输入量超过504,495公吨,比前年增加17.5%,输入金额高达37.6亿美元。

供应量增加最多的国家为排名第二位的中国大陆81,000公吨,比2002年增加64%。供给量占首位为泰国,133,000公吨,比去年增加16%,低于平均量。厄瓜多尔为34,000公吨,比去年增加15%。依产品型态来看,主力之带壳冷冻虾增加20%,为250,000公吨。不带壳虾增加20%,输入量约为15万公吨。供应量前十名国家共占87.5%,反倾销课税适用申请对象之泰国、中国大陆、越南、印度、厄瓜多尔和巴西六国占73.9%。

美国虾类输入量自1994年减少后,1998年再度升高,到2003年为止连续五年持续增加。曾经和美国并列输入国的日本则缩小,两国成为对比。今后产地收购力和价格形成将由美国主导。

和日本呈现对照现象,美国景气佳是虾类输入量增加的主因。1997年美国虾类输入量为25.4万公吨,为近10年内最低,但之后一路增加,6年内增加两倍,超过25万公吨。

美国强势的购买力令人瞩目,背后亦有产地国撑腰。对美输出量前五位国家包含泰国、中国大陆、越南、印度和厄瓜多尔,其中有两国成长两位数。泰国输入量为13.32万公吨,为日本的7.9倍。第二位中国大陆是日本的3.9倍,为8.1万公吨。越南比日本多1万公吨,为5.74万公吨。印度自2002年起凌驾日本,成为最大输入国,且带壳冷冻虾增加20%,为25万公吨,日本已逐渐减少该鱼种之对美输入量。以往虾类消费量由日本和美国同时拔得头筹,两国相互较劲产地收购力。自1994年起日本冷冻虾类年输入量高达30.3万公吨,成为世界第一虾类输入国后,一路主导产地收购。但之后因景气恶化、消费减退及通货紧缩致使输入量减少。2003年输入量和金额各为233,251公吨和2,254亿日圆,为近10年最低,仅次于1986年21万公吨,而今年数入量亦不可能增加。

印尼草虾(16/20)国内贩卖价格为2,400到2,500日圆,印度草虾(16/20)跌落到2,200日圆左右,日本国内贩卖和消费不振,加上产地减价,一路紧随在景气佳、买气强的美国后头。价格除由美国主导外,产地亦向美国靠拢。这种状况预估仍延续到今年,美国在世界虾类市场的强势力道更增强。


上一条:阿富汗水产品短缺
下一条:冰岛下月中旬开始捕捞胡瓜鱼,价格是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