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风信信息交流群,51龙凤茶楼论坛网,51pc·mc官网登录入口,51茶楼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信息>>国际渔业>>正文

东南大西洋渔业组织召开第一次会议
2006-11-24 00:00:00  来源:

为保育及管理东南大西洋底鱼资源,日本等17个国家曾于1971年成立东南大西洋国际渔业委员会(ICSEAF),管理此区域的渔业资源。然自1989年4月纳米比亚独立后,同年5月ICSEAF即宣告解体。此后东南大西洋的公海底鱼资源管理工作,便处于无国际管理体制的状态。

尔后纳米比亚提出成立东南大西洋渔业组织(South-East Atlantic Fisheries Organization;SEAFO)的建议,在南非、安哥拉、英国(代表圣赫伦那Saint Helena)、美国、俄罗斯、挪威、日本、欧盟的参与下,于1997年举行第一次筹备会议,草拟公约并进行讨论。经过多次筹备会议磋商后,公约终于在2001年4月通过,经9个签署国中的3个国家(纳米比亚、挪威、欧盟)批准后,SEAFO公约自2003年4月13日起生效,其他签署国尚有安哥拉、南非、英国、冰岛、韩国及美国。目前由欧盟及纳米比亚代表担任正、副主席。

SEAFO于今年3月召开第一次会议,纳米比亚渔业暨海洋资源部长Dr.Abraham Lyambo于开场时表示,此次会议为SEAFO成立沿革的里程碑。

SEAFO公约是继1995年联合国种群协定后第一个国际渔业协定,旨在建立一管理和保育公约区内海洋资源的区域性组织。

此次会议主席为欧盟代表John Spancer,其表示SEAFO为全球渔业机制的始祖和典范,并称誉纳米比亚在1995年为SEAFO公约催生并向相关国家游说,及该国渔业暨海洋资源部担任临时秘书处重任的重大贡献。

根据纳米比亚渔业暨海洋资源部长Dr. Abraham Lyambo指出,全球渔业管理绩效不彰,不管是专属经济海域(EEZ)或公海,渔业天然资源几被掠夺殆尽。在邻近EEZ的公海作业的渔捕行为渐增的际,关注的焦点应为EEZ及公海间高价跨界鱼种的适当管理、保育及共享。至于SEAFO涵盖的保育种类,包括鱼类、软壳类动物、甲壳类和其他贝类,尚未列入其他区域性渔业组织的保育物种。

本次会议旨在定案SEAFO及其附属机构运作的基本原则,除设立秘书处外,并成立由各国所派科学家组成的科学委员会,以利向委员会提出应采行的管理措施建言。

另基于国际海洋法,此会议更在确认本区渔业利益国具有与SEAFO充分合作的义务,以确保资源的永续管理与保育。南非、安哥拉及美国代表于会中表示,其国内正进行批准手续。


上一条:阿富汗水产品短缺
下一条:冰岛下月中旬开始捕捞胡瓜鱼,价格是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