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王莲莲、陈丕茂等发明的“一种可提供较好流场效应的贝壳礁”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1420155524.3。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提供较好流场效应的贝壳礁,包括空心的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框架上设有贯穿前端面与后端面的导流孔,导流孔外周与长方体框架围成的空间内填充贝壳,使长方体框架的上端面被贝壳覆盖。本发明中的导流孔有利于涨潮、落潮时海水更加通透地贯穿礁体,提高礁体的透水性,同时使得贝壳礁放入海中能够产生较强的上升流。该贝壳礁在海中还会产生具有较大跨度的背涡流区域,从而加强礁体产生的流畅效应。由于贝壳礁投放后下端面沉于海底,受到海底底质的阻隔无法透水,因此长方体框架的上端面无需透水孔,可以直接填满贝壳,礁体构造简单、易于施工,可有效应用于水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