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风信信息交流群,51龙凤茶楼论坛网,51pc·mc官网登录入口,51茶楼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科学研究>>科研进展>>正文

南海所主持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人工海洋牧场高效利用配套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通过验收
2015-09-06 00:00:00  来源:

8月29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和财务司委托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主持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人工海洋牧场高效利用配套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进行了会议验收。

验收分为业务验收和财务验收两部分。验收专家组在会上首先听取了该项目首席专家陈丕茂研究员所做的专题汇报和7家协作单位子任务负责人有关子项目执行情况的汇报,并审阅了有关资料,经过质疑和充分讨论,一致认为:在业务方面,该项目自2010年实施以来,通过技术筛选与改进、新技术研发、技术集成和技术模式构建、规模示范等途径,完善优化了人工鱼礁和人工藻场构建等生境营造技术,创新了生态系统水平牧场化种类筛选及效果评估技术,提出了3种不同类型海洋牧场技术和管理模式,在南海、东海、黄海建立了不同特点的生态增殖型、聚鱼增殖型和海珍品增殖型等海洋牧场示范区34.19万亩、投放礁体119.5万空方,推广辐射区25个、118.23万亩,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项目还制定海洋牧场配套技术规程19套、海洋牧场管理办法4部,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报告21项,获得省级科技奖励1项,授权专利56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143篇(其中SCI收录28篇),获软件著作权1项;该项目全面并超额完成了项目任务书规定的各项任务和指标要求,研究成果对支撑我国大规模的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建设、修复受损的海洋生境具有重要意义;在财务方面,经审议认为该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符合《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等规定和项目任务书要求。最后,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业务验收和财务验收。

来自黄海水产研究所、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汕头大学、山东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中心、汕头市海洋与水产研究所等7家协作单位的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子任务负责人,以及项目骨干成员共50余人参加了验收会。


上一条:南海所“六三”型高耐波高弹性高抗流深水网箱研制获得重大进展
下一条:我国首次开展圆斑星鲽增殖放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