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岑剑伟、李来好、杨贤庆等人完成的“一种河豚毒素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方法及基于该方法的试剂盒”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 ZL20140181792.7。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河豚毒素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待测品的样品溶液及河豚毒素标准品溶液;(2)取样品溶液 0.4mL,加入 0.2mL pH 维持液,将溶液 pH 控制在 11.6--11.9 区间,然后加入 0.1mL 衍生试剂 1 和 0.1mL 衍生试剂 2,混匀,水浴加热 20min,冷却至室温,加入 0.1mL 终止液,使溶液 pH 呈中性,而后用超纯水定容;取样品溶液,加入河豚毒素标准品溶液混匀,然后进行本步骤操作进行荧光衍生;(3)采用配备荧光检测器的液相色谱仪对步骤(2)荧光衍生后的样品溶液和河豚毒素标准品溶液进行分析,对样品溶液中的河豚毒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荧光检测技术具有背景干扰低、灵敏度高、精确、成本相对低廉的特点,因此开发一种新型荧光检测手段,将有利于促进河豚毒素的检测工作。该发明同时公开适用于该方法的试剂盒。该方法用于定性、定量检测水产品中河豚毒素,结果可靠、检测限低。